<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光临365bet官网在线_外勤365下载安装_365BET娱乐场下载地方志办公室!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浅谈照片在志书中的应用

        作者:柳田兴    发布时间:2010-06-01 00:00

          萧山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列为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5家试点单位之一。因此,编修好《萧山市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据此,笔者结合实际,着重就志书与照片的关系、《萧山县志》照片的优点和《萧山市志》应用照片等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交流和商榷。 

          一、志书与照片的关系 

          据考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记盛极一时,是方志发展的第一阶段。到了隋唐五代,地记的编修进入低潮,代之而起的便是图经的盛行,从而方志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至于图经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而来,目前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图经起源于地记,其可考者有晋人挚虞《畿辅经》。”有的学者则认为:“过去地志与地图平行发展……到了周隋之际,图和志两者开始合为一体,地志与地图合编一书,做到图说结合,有图有说,图说并重。”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古来地志,多由地图演变而来。其先以图为主,说明为附;其后说明日增而图不加多,或图亡而仅存说明,遂多变为有说无图与以图为附庸之地志。” 

          由此可见,在方志上最早出现的是“图经”。旧时的图是指地图,而“图经”其实是用文字说明的地图。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延伸的则是图片,而图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手工绘制或机器印刷的图,难以达到正确无误、形象逼真的效果。如志书中的城市交通图、水利图、地形图等;另一类是运用摄影手段所拍摄制作的照片,这在志书中的应用时间还不是很长。 

          随着摄影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往那种依靠手工绘制图的传统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形象、直观、逼真的照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照相机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庭,照片已成为人们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这无疑为我们开展地方志编修工作开辟了广阔的照片来源渠道。 

          目前,在方志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无图不成志”。由此可见,照片在编修地方志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开展社会主义时期第二轮修志中,照片将在志书中担当起非常重要的角色。笔者的观点是:图少志不美,图差志不精。 

          二、《萧山县志》照片的成功应用 

          萧山从明永乐十六年(1418)开始修志,在清代、民国也从未间断。然而,笔者在查阅乾隆、康熙、民国等不同时期的几部萧山志书时,均未发现应用图片。所以,萧山早期的志书不能称之为图文并茂。 

          在开展社会主义时期第一轮修志工作时,适逢摄影技术迅速发展,在原有黑白照片的基础上,彩色照片应运而生,为志书实现图文并茂的目标创造了条件。像《萧山县志》,在整部志书中,除了设置城厢镇现状图、萧山县政区图、萧山县交通图、萧山县水利图、萧山县土壤图、萧山县地势图和宋时、清初、清嘉庆钱塘江江道示意图以及民国16年湘湖图等绘制图之外,还精选了136幅照片,为整部志书提高品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丰富了志书的内容。《萧山县志》是一部反映萧山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的地情书。当时的编纂委员会旨在提高志书的品位,大胆地将照片应用于志书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志书的内容。 

          笔者对《萧山县志》选用的136幅照片进行了分析:其中有彩色照片121幅,占88.97%;黑白照片15幅,占11.03%。从分布志书的位置看:编排在志书前面的有29幅,其中彩色23幅,占79.31%;黑白6幅,占20.69%。置于中间插页的有107幅,其中彩色98幅,占91.59%;黑白9幅,占8.41%。从照片的主题分类:反映领袖人物在萧山的有2幅,占有1.47%;反映城市建设的有12幅,占8.82%;反映镇村建设的有9幅,占6.62%;反映围垦的有4幅,占2.94%;反映工业的有17幅,占12.5%;反映农业的有7幅,占5.15%;反映名牌产品的有2幅,占1.47%;反映土特产的有10幅,占7.35%;反映交通建设的有5幅,占3.68%;反映水利建设的有5幅,占3.68%;反映教育事业的有7幅,占5.15%;反映卫生事业的有2幅,占1.47%;反映体育事业的有2幅,占1.47%;反映文化事业的有3幅,占2.21%;反映人文景观的有36幅,占26.47%;反映历史名人的有10幅,占7.35%;反映商贸业的有1幅,占0.74%;反映社会福利事业的有1幅,占0.74%;还有1幅县境卫星照片,占0.74%。 

          通过分析表明,由于《萧山县志》精心选用了136幅照片,有效地丰富了志书的内容和信息量。特别在过去近20年之后,我们重新审视《萧山县志》时,理应为第一轮修志者的远见卓识感到自豪和敬佩。 

          (二)增强了志书的真实性。众所周知,在编修志书时,如果用两种不同观点和体例去撰写,便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志书风格。然而,在志书中应用的照片却不一样,它对事件或事物的记录是客观而真实的,也是不允许随意改变的。志书中照片所特有的优越性,是文字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萧山县志》虽然仅选用了136幅照片,但读者通过对照片的欣赏,可以了解当时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给人以较强的真实感。譬如,排在最前面的一幅双页通栏照片——《县城鸟瞰》,它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萧山城区全景图,真实、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城厢镇的全景。然而,如果要把照片所展示的场景用文字来描述,既需要用很大的篇幅,也很难把它写真写实。又如一幅题为《筑堤围涂》的照片,虽是一幅页面不大的黑白片,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见此照片,我们就会想起萧山的50多万亩围垦沃土,就是依靠劳动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换来的。同理,像这种真实的场景,如果用单一的文字来表达,显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增强了志书的视觉效果。实践表明,作为一部志书,精选一些照片,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觉效果,激起读者欣赏的欲望。反之,如果失去照片的衬托,那么整部志书就会显得失色不少。 

          笔者通过对《萧山县志》选用照片的斟酌,深感它在照片运用上的独到之处。如题为《萧山县境图》的这幅卫星照片,它以气势恢宏的画面,将萧山境内的山山水水和地质地貌完整地展示在志书之中,给人以全面、立体、真实之感。又如《萧山花边》这幅照片,看后倍感亲切,花边曾是萧山传统工艺品的代表作,透过照片让我们看到它过去曾有的辉煌。再如一幅题为《络麻》的照片,它形象而生动地记录了麻农正在收获络麻的场景,告诉读者萧山曾经是全国重点络麻产区,络麻是当时萧山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还有一幅题为《湘湖采莼》的照片,构图与布局都比较到位,画面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另外,像题为《昔日沙地草舍》、《红山农场住宅》这两幅照片,采用黑白、彩色对比的巧妙手法,真实地记录了萧山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四)提高了志书的品位。《萧山县志》在全国第一轮修志中获得一等奖,除了在编章设置和体现特色上具有创新外,还与精心选用的136幅照片密不可分。事实表明,不论是利用志书的读者,还是参与志书评奖的专家,通过《萧山县志》中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就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萧山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况。如题为《衙前农民协会旧址》这幅照片,单从画面上看并不算精美,但它反映的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民运动这样一个主题,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还有《只园寺》、《江寺》、《葛云飞墓》、《李成虎墓》、《西施庙》、《钱江潮》等一组照片,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萧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这些精美照片的运用,对提升《萧山县志》的品位是十分有益的。 

          纵观《萧山县志》照片的应用,应当说是对旧志的一个重大突破,也为志书走向图文并茂之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如果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我们重新来审视和评价《萧山县志》应用照片的情况,仍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志书图片总量不足。《萧山县志》拥有95万的文字量,页码达到1153页,而136幅照片仅占了47页,两者相比,照片仅占文字页码的0.41%。二是黑白照片使用较少。在《萧山县志》应用的136幅照片中,黑白照片只有16幅,仅占照片总数的11.68%。三是文中不配照片。在《萧山县志》各编章中,没有选配一张照片,志书图文分离的格局没有打破。四是照片缺乏美感。从《萧山县志》所选用的照片看,有的画面显得比较呆板,布局比较零乱,主题不突出,达不到赏心悦目的要求。五是编排上缺少变化。从《萧山县志》照片的编排情况看,基本上是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缺少生动的变化。 

          三、对《萧山市志》照片应用的基本设想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随着摄影设备的更新,摄影技术的普及,印刷条件的改善,志书在提高应用照片质量方面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据此,笔者结合实际,就《萧山市志》编纂中如何应用好照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照片在志书中的比重。在社会主义时期第二轮修志中,要使一部志书达到应有的品位,既要有设置科学合理的编章,也要有精美得体的照片,要把实现图文并茂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因此,在编修志书时,必须把选用、编排照片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对待,使志书真正成为图文相得益彰的精品佳作。 

          按照预定的方案,《萧山市志》的文字规模为250万左右,全书分成上、下两册。据此,笔者认为,对志书中的照片要作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在上、下两册志书的前页各设置150幅左右的照片。对这些照片,要求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萧山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成就,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典型性。从时段来分,凡是反映改革开放以前的照片,拟选用黑白照片,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的照片,要求选用彩色照片。二是在志书的每个编章中,要根据有关章节的内容,相对应地选配若干幅照片。凡是文中配用的照片,全部印成黑白色。特别是一些反映萧山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的照片,要坚持能早则早、能详则详的原则,尽力保持事件或事物的原貌。 

          根据上述思路,建议在《萧山市志》上、下两册的前面可以设置40页铜板纸彩色照片,而文中的照片则按实际需要合理选配,至少每章有一幅照片。 

          (二)照片的收集与筛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摄影技术日趋提高,照相机日趋普及,照片资料十分丰富,这无疑为我们编修《萧山市志》提供了广阔的照片来源渠道。根据编修《萧山市志》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在收集照片时,主要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公开征集。《萧山市志》需要选用的照片,具有数量多、跨度大、要求高、涉及面广的特点。因此,要做好照片的收集工作,应当坚持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主要方式:一是在《萧山日报》等媒体上刊登征集照片的启事,对提供反映萧山历史上(上限不限,下限至2001年3月25日)重大事件和人文景观照片者,将按其史料价值的高低,付给一定的稿酬。二是撰稿单位选送照片。要利用各有关单位参与《萧山市志》撰稿的有利条件,要求他们选送若干幅与志稿内容有关的照片,供《萧山市志》编辑部选用。三是要召开专业摄影工作者和业余摄影爱好者座谈会,动员他们为《萧山市志》提供有价值的照片。 

          2.补充拍摄。在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之后,要将收集到的照片进行认真筛选,基本确定应用照片的范围与数量。在此基础上,如果发现仍缺少必要的照片,应当组织力量进行补拍。在实施补拍中,《萧山市志》编辑部可以聘请几位摄影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根据志书的实际需要,落实相应的任务和质量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拍。特别是一些反映萧山全貌的照片,如果没有现成的,则要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最好采用航拍的方式,尽早实施补拍。 

          (三)照片题材的选择。《萧山市志》是一部反映萧山近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情书,这就要求在选择照片时,必须充分考虑它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使读者通过照片的欣赏,基本能够了解和熟悉萧山的概况。据此,在选择照片时,大致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的题材: 

          1.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萧视察活动的照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些主要领导人,曾先后来萧山进行视察,一些专业记者和业余摄影爱好者拍下了不少照片。由于这些照片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应当作为《萧山市志》选用照片的一个重点,并做到优中选优、精挑细选、追求完美。 

          2.反映萧山城区全境的照片。在《萧山市志》最前面显要的位置,要选配一幅能够体现萧山城区全貌的照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这张照片在整部志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必须是一幅航拍、大气、清晰、构图完美、质量较高的彩色照片,使之成为志书所选照片的“领头羊”。 

          3.反映经济建设的照片。要把自1985年1月1日至2001年3月25日时段内,凡属于工业、农业、商贸业、交通运输、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管理、海关商检、质量技术监督、信息传媒、科学技术等经济建设方面的照片,按系统性和代表性的要求,逐一筛选后编排入志。 

          4.反映社会事业的照片。在1985年1月1日至2001年3月25日之间,反映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居民生活、民政福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的照片,有选择地应用于志书之中。 

          5.反映人文景观和历史名人的照片。这部分照片,对上限不作限制,下限要求至2001年3月25日,凡是反映萧山境内文物、胜迹、旅游和历代萧山名人的照片,要采取反复比较的方法,将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照片选入《萧山市志》。 

          (四)要增强照片编排和印刷的美感。实践证明,要保证一部志书有高质量的照片,除了应当注重抓好前期的拍摄、制作和选择等环节外,还必须严格把好编排和印刷两道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志书照片整体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1.把好照片编辑关。当《萧山市志》进入照片编排时,要坚持突出主题、稀密有度、搭配得当、富有变化的原则。所谓突出主题,就是要求每张照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必须是反映事件或事物的代表作,决不能滥竽充数。所谓稀密有度,就是要做到该稀则稀、该密则密,切莫将照片作简单的叠加或堆砌,防止照片页面的零乱和拥挤。所谓搭配得当,是指同一页面的照片要做到物以类归、合理编排,决不能将内容截然不同和毫无关联的照片凑合在一起。所谓富有变化,是指在编排照片时,页面要保留一定的空间。涉及到每张照片时,要做到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对作用和意义重大的照片,必须做大做精,建议在整部志书中,至少编排二三幅占用两个页面的通栏照片,编排五六幅占用一个页面的照片,增强照片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在对照片进行剪辑时,力求富有变化,对一些特色的照片,可采用圆形、棱形、梯形等多种形状。总之,要使志书中的照片错落有致,前后呼应。 

          2.要把好印刷关。印刷是完成志书的最后一道工序,印刷设备的好坏,印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志书照片的质量和美感。因此,志书进入印刷阶段之后,必须在反复校对照片有无事实性差错的前提下,严格把好照片色彩和上机印刷这一关口,确保《萧山市志》中的照片真正达到美的要求,成为全国第二轮修志中应用照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