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独立的方志学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 姚金祥
方志学是门独立的学科?
方志(学)界对方志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始于首轮新方志的编纂。首先一个问题是方志学学科是否是门独立的学科和是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意见大致有三种。持否定态度的研究者认为,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地方志都还没有脱离史学的范畴。所以,以地方志为研究对象的方志学,自然也没有从史学中独立出来。在2012年于南通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地方志学会年会上,无论是大会讲话还是小组发言,仍有研究者认为方志学并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持肯定意见的研究者认为,方志学已经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有的认为,方志学曾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当今也仍与历史学联系密切,但已经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其依据是梁启超在1925年《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已经将方志学与(历)史学、地理学、谱牒学开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了。而且他们认为,由于方志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体裁和独特的管理体制,说方志学是历史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不够的,也不符合实际,方志学已经是与历史学并列的独立学科。还有第三种意见,即介于否定与肯定之间。他们有的认为,“地方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体系尚未完善。随着方志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方志学的进一步发展,完整的方志学体系即会建立。”有的认为,“无论是从客观社会实践的需要,还是从方志学科研究对象和客观条件的形成来说,方志科学都已经发展到寻求自己独立学科地位的时候了。”
方志学到底由哪些内容组成?
第二个问题是方志学学科体系(也有的研究者表述为方志学理论体系)到底由哪些内容组成?方志学学科体系与其他学科体系相似,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历史部分三个部分组成。对于历史部分,研究者基本形成共识,分为方志发展史和方志学史两个分支。但也有人认为,除方志史外,方志人物学、方志学派学也属方志史学。基础理论部分,有人称其为基础方志学,分成“地方论、读者论、作者论、方志论、方志领域运动论”五个方面;有人称其为理论方志学,分成方志学概论和方志编纂学两个分支,方志编纂学还派生出方志资料学;有人也称其为基础方志学,分成三个方面,即方志概论、方志文化和方志历史;也有人称其为普通方志学,包括方志自身研究、方志编纂理论、旧志整理、方志编写原则和方法、方志编写工作组织和管理、方志事业的建设和组织与管理体制、方志及方志事业未来发展研究、方志发展史、方志学发展史等。可见在此问题上虽有共识(大家都认为要有基础理论),但具体所含内容则各不相同。应用理论部分同样有不小差异。有的人认为应包括方志应用学、方志整理学和方志目录学;有的人认为应包括方志编纂学、方志目录学、方志史料学、方志批评学、方志统计学、方志社会学等;还有的认为应包括人文方志学、经济方志学、地理方志学和历史方志学。综合方志学研究者给方志学分支学科开列的名称,不下60种。说实在的,近60种方志学分支学科的名称,有的事情虽然需要研究,但毕竟太小,难以成为一门学问,如方志战备学、方志科研学、方志效益学、方志自然美学、方志社会美学、方志检验学、方志校对学、方志印刷学、方志装帧学等。在笔者看来,能够成为方志学学科分支的主要应该是:方志学概论(或称理论方志学)、方志史、方志学史、方志编纂学(可派生出综合志、专志等各种志的编纂学)、方志资料学、方志目录学、方志评论学、方志应用学、方志管理学、旧志整理学、比较方志学、方志编辑学、方志语言学、方志传播学、方志导游学、方志美学等20种左右。
三十年来方志学研究呈现的特点
如果我们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方志学理论的研究暂且放置不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至今的三十多年间,应该说这是中国方志学理论研究(包括对方志学学科理论的研究)的繁荣时期。这三十多年方志学理论研究呈现如下两个特点:其一,成果多,范围广。这个时期所发表的方志学理论研究文章,数量难以具体统计,当以万为统计单位;正式出版的各类方志学着作,累计(有遗漏)450种以上,内部印行的方志学论着也在180种以上。发表方志学理论文章的刊物遍及全国各地。其二,人数多,有提高。全国各地地方志办公室的人员一般都有论文发表,有论着发表者也不在少数。1994年曾出版过一本《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入志者达2500人。从发表方志学文章的次序来说,开始阶段以大专院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领路,既给实际方志工作者启蒙和引领,又发表了数量不少的理论探究文章。以方志学学科体系方面论文、论着为例,傅振伦、来新夏、谭其骧、黄苇、刘光禄、杨静琦、吕志毅、林衍经、魏桥、仓修良、王春瑜、吴奈夫、于希贤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就是这样为全国方志工作者所认识的。而从首轮新志编修中途开始,广大方志工作者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从最初的谈修志体会、交流编纂做法起步,逐渐进入方志学理论领地,包括探究方志学学科体系这样较为深奥的命题。
注:本文刊登在2015年3月26日《社会科学报》方志丛谈栏目。
(来源: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