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光临365bet官网在线_外勤365下载安装_365BET娱乐场下载地方志办公室!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创新对策研究

        作者:《江苏地方志》 柳云飞 王达云    发布时间:2017-06-19 00:00

        地方综合年鉴是记载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果说,年鉴是这座城市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年鉴的根是这座城市,年鉴的干是这座城市的基础性信息,年鉴的枝叶则是这座城市年度的大事要闻。简言之,年鉴内容=基础性信息+大事要闻。从本质上讲,这个公式就是对年鉴框架的概念性描述。在实践中,我们将这种概念性的描述准确地转化为物质性的框架,就是年鉴框架设计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对年鉴框架科学性的持续研究,导致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呈现出“千鉴一面”的现象。年鉴框架创新是年鉴创新的基石。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的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研究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创新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创新的对策,以求教同仁。

        一、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7月13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四届三次会议通过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年鉴框架应做到:分类科学,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这16个字集中阐述了年鉴框架的基本特征,是年鉴框架设计的内在规定性。可以说,年鉴框架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但是,从全国地方综合年鉴的总体情况来看,框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缺乏系统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指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指出,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因此,“系统性”是年鉴框架一个非常重要特征。通过对目前年鉴框架的实证性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信息资料分类的科学性和逻辑性。首先,将宏观信息资料分为若干部类,我们称之为类目;其次,将中观信息资料再分类,我们称之为分目和副分目;最后,将微观信息资料再分类,我们称之为条目。这样,形成年鉴类目、分目和副分目、条目的结构体系。这也就是我们年鉴框架体系。其二,不同年度同一主题信息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此乃“鉴”者之题中之义。目前年鉴框架的主体部分有三种模式:其一,大篇模式。如《淮安年鉴》。其二,中篇模式。如《建邺年鉴》。其三,小篇模式。如《南京年鉴》。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我们的目的是使年鉴框架能够涵盖市(区、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的基本情况,系统地反映市(区、县)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最新状态。这就要求年鉴框架必须坚持系统性的原则,将市(区、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的相关资料信息依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关系有序编排,从而使年鉴框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可以说,系统性是我们评价年鉴框架是否科学的重要尺度之一。但是,目前,部分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从横向上看,年鉴框架没有涵盖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基本情况以及重点内容,部分重要的基础性的信息资料存在缺失情况。从纵向上看,年鉴框架没有清晰地反映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诸多方面的内在的结构体系,存在归类不当,标准不同一,层次不清情况。这里,我们列举一些相对比较科学的类目或者分目及其内在结构体系:(1)党政机关,狭义上是指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广义上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2)人民团体是指在全国政协拥有议政席位的八个人民团体: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3)金融业主要包括三大类:银行类,投资类,保险类;具体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业等。(4)环境治理主要包括六大类: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危险废物治理、放射性废物治理、节能减排和其他污染治理等。可以看出,以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非常确定的且是统一的,在类目或者分目的设置上,绝对不是我们随心所欲而至,而是由事物内在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所决定的,具有一定科学性。

        2.缺乏个性化。年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既然年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那么,在这张名片上一定镌刻着这座城市的一些代表性元素。比如,自然元素,历史元素,文化元素,时代元素,地域元素,产业元素,等等。这就决定了年鉴框架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但是,目前,部分年鉴框架个性化特征不十分鲜明,程式化的框架设计占主导地位,“千鉴一面”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现象。比如,有些沿海城市年鉴框架没有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相对应的特征;有些产业聚集城市年鉴框架没有与产业发展格局相对应的特征;有些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的城市年鉴框架没有与其相对应的区域优势特征;有些自然资源优势比较明显的城市年鉴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自然资源优势特征;有些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比较明显的城市年鉴框架没有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特征。这里,我们列举一些能够反映一座城市年鉴“个性化”元素的类目和分目。(1)汽车名城建设;(2)洪泽湖湿地(3)麋鹿保护区;(4)海洋生物产业;(5)港口经济;(6)老区开发;(7)海珍品养殖业;(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9)水产业;(10)高邮鸭;(11)中国芍药节/绿扬春茶文化节;(12)花木盆景业;(13)特钢造船产业;(14)赛珍珠研究与纪念活动;(15)行业商会;(16)蚕桑业;(17)服装业;(18)扬州三把刀;(19)南水北调工程;(20)沿江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21)江、海、港联动开发;(22)味觉靖江;(23)白酒业;(24)项羽文化研究;(25)食品加工业;(26)园艺业:(27)无党派人士联谊会;(28)常熟·泗洪工业园区;(29)南京青奥会;(30)秦淮风光;(31)夫子庙商贸圈;(32)湖南路商圈;(33)南京仙林大学城;(34)魅力栖霞;(35)金牛湖风景旅游度假区;(36)世界500强在无锡;(37)陶艺;(38)矿区经济;(39)刘邦文化节;(40)铜山文苑;(41)茅山风景旅游区;(42)天目湖旅游度假区;(43)春秋淹城旅游区;(44)沙家浜风景区;(45)太仓港;(46)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47)昆台合作;(48)苏州太湖国际旅游度假区;(49)中新合作;(50)世界长寿乡风采;(51)海洋与渔业;(52)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53)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建设;(54)东海水晶;(55)硅资源加工业;(56)陇海步行街;(57)核电工业;(58)盱眙龙虾节;(59)洪泽湖大闸蟹节;(60)中国金湖荷花美食节。不难看出,以上这些类目或者分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城市的个性化元素。

        3.缺乏创新性。年鉴作为系统记载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其记载的信息资料必须保持一定连续性和可比性。这一点就要求至少在一段时间,年鉴框架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宜变化无常。这也是年鉴框架设计要遵循年鉴的基本规范要求使然。但是,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尤其是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新型业态的诞生,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等等,导致年鉴所记载的信息资料的年度性、时代性随之不断增强,并出现新特征。这一点又要求年鉴框架不断有所变化,有所创新,从而使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保持一定的吻合度或者对应性。否则,旧瓶装新酒,就会出现装不满,装不下或者无处装的情况。因此,在保持年鉴框架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年鉴框架应该是一种常态性工作。我们经常讲,年鉴要“常编常新”,主要讲的是要不断创新框架,做到形式新、内容新以及两者有机统一。可以说,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部分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新生事物及其发展状态的敏感性不强,导致新生事物在框架中没有充分反映出来或者反映的不集中。换言之,年鉴框架缺乏创新性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现象。这里,我们列举一些相对具有“创新性”的类目和分目。(1)公共管理;(2)法治;(3)新兴产业;(4)园艺业;(5)南京都市圈;(6)会展业;(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公共安全;(9)公共服务;(10)中国南京软件谷;(11)总部经济;(12)文化创意业;(13)企业上市;(14)轨道交通产业;(15)中央商务区(CBD);(16)生态环境;(17)沿海开发;(18)海洋经济;(19)中华老字号;(20)产业经济。从这些类目或者分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年鉴框架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历史误区使然。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路径依赖性”,讲的是人类技术的演进或者经济制度的变迁总是沿着一定轨迹或路径,并且一旦进入这种轨迹或路径,无论优劣,不仅可能产生路径依赖,而且可能会强化这种依赖性。可以说,年鉴框架设计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应该承认,在很大程度上讲,我国最早地方综合年鉴框架是参照地方志书框架来设计的。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轮修志完成之后,市(区、县)修志机构开始编纂地方综合年鉴。当时,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一是为了保留修志机构和稳定人员队伍,二是为第二轮修志积累一定的年度信息资料。现在,我们地方志办公室每年至少库存200本年鉴作为下一轮修志用的做法就是最好的佐证之一!这样,年鉴框架与志书框架基本上同出一辙、极其相似,就自然在情理之中。可以说,这种观点,作为一种历史误区,一直沿袭至今。同时,由于这种“路径依赖性”的自我强化作用,导致20多年来我们的年鉴框架的设计理念和思路没有完全走出这种历史误区。

        2.理论基础薄弱。年鉴是“舶来品”。国外的年鉴大多是知识年鉴、行业年鉴和专业年鉴,所以,这些年鉴框架设计都是建立在相对科学的知识体系或者学科体系之上的。与各种知识年鉴、行业年鉴和专业年鉴相比,地方综合年鉴框架从开始就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知识体系或者学科体系或者说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同时,我们对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的知识体系或者学科体系或者说理论体系缺乏系统的规范性研究,进而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地方综合年鉴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当然,也包括年鉴框架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这个问题应该是年鉴学及其学科所研究的重要对象和范畴。所以,目前,在理论上也很难准确把握或者清楚说明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的知识体系或者学科体系或者理论体系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年鉴框架一直处在“规范性研究”的真空地带。虽然年鉴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至少还没有人能够完全提出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理论体系是什么?我们认为,“规范性研究”所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的知识体系或者学科体系或者理论体系应该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切将迎刃而解。比如,《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年鉴》正在编纂之中,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年鉴》框架是建立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或者学科体系或者说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建立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门类的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而我们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尚没有相应的知识体系或者学科体系或者理论体系作为其设计的基础。

        3.实践探索不够。在年鉴框架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试图希望突破或者超越目前的框架体系,但是,我们没有通过实践探索完全找到一种符合地方综合年鉴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的科学分类方法。在实践中,我们的通常做法是,年鉴框架设计更多的只是彼此之间的“学习与模仿”。可以说,这种“学习与模仿”使我们年鉴框架设计陷入了“实证性研究”泥潭。在实践中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和做法,就是在研究年鉴框架设计时,首先想到的是兄弟城市年鉴框架是什么?这样,“千鉴一面”就不奇怪了。随着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广大读者对年鉴关注度不断提高之后,年鉴界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年鉴框架创新问题也开始反思,并也陆续发现一系列问题。比如,第一部分谈到的年鉴框架的系统性问题、个性化问题、创新性问题,等等。为什么近年来年鉴框架创新问题成为年鉴界关注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框架与社会现实之间有距离、甚至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始终没有超越地方志书的分类方法以及当代政治语境(话语体系)下的五位一体、六位一体的分类方法。这里,我丝毫没有否定上述做法之意。但是,如何建构科学的地方综合年鉴框架体系,我们确实需要通过进一步实践探索,从而找到一种相对科学的分类方法以及一条非常清晰的技术路线图。

        三、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创新的对策分析

        1.研究地方综合年鉴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我们知道,年鉴框架是为实现年鉴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服务的。系统记述一座城市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记述市(区、县)年度工作的大事、要事、新事和特事,突出反映年度工作的重点、要点、特点和亮点,把年鉴打造成为最有价值、最具权威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既是年鉴编纂工作的终极目标,也是地方综合年鉴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年鉴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很显然,年鉴框架设计不能离开年鉴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因此,我们首先要深入研究年鉴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并且要围绕年鉴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来创新年鉴框架设计,使年鉴框架能够系统反映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一系列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征,从而实现年鉴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

        2 .研究年鉴框架的“源头”问题。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年鉴框架的“源头”在哪里?对此,20多年来似乎我们研究的还不够。一般情况下,对于创刊号年鉴而言,模仿性框架设计多一些,自主性框架设计少一些。对于大部分市(区、县)年鉴而言,习惯做法是今年将上一年的框架改一改,可以称之为自我完善或者称之为“优化”的做法。依我看,这本身没有大错,也是年鉴框架的稳定性所要求的。但是,年鉴框架创新仅仅限于这种优化是不够的。年鉴框架创新必须要研究年鉴框架的“源头”问题。我们认为,“源头”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类学是一门科学;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具有一定权威性。目前,我们可以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逻辑思路和科学方法,使年鉴框架设计具有一定科学性和逻辑性,从而把年度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进行科学分类,编排有序,编纂成鉴,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机械地全文照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比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门类G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有8个大类:53—铁路运输业、54—道路运输业、55—水上运输业、56—航空运输业、57—管道运输业、58—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59—仓储业、60—邮政业。而《南京年鉴》2014版交通运输 邮政类目分为综述、城市交通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民用航空、管道运输、物流、邮政9个分目。比较一下,有6个分目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6个大类一致,相对科学。再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门类A是农、林、牧、渔业有5大类:01—农业、02—林业、03—畜牧业、04—渔业、05—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其中,这里的农业只是狭义的农业。而《南京年鉴》2014版农业 新农村建设类目为综述、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农业资源开发和生态农业、种植业、林特业、水产业、畜牧业、农业服务业、农业机械化、水利10个分目。其中,这里的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比较一下,10个分目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5个大类之间大相径庭。很显然,该类目的归属有点不当,分类标准不同一,层次有点混乱。如何设计?该类目可设为农业 农村类目,下设综述、农业、农村3个分目,其中,农业分目下可以设种植业(园艺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服务业、农业资源开发等次分目;农村分目下可以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次分目。这样,年鉴框架设计就比较科学且符合逻辑。

        其二,反映社会分工实际状况。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分工本质是一种社会存在。年鉴框架只有真实地反映社会存在的实际状况,才能充分体现年鉴的现实性特征。换言之,年鉴框架设计不能脱离社会分工。比如,《南京年鉴》2014版工业类目设有综述、电子信息工业、石油加工及化学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钢铁工业、智能电网产业、轨道交通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风电产业、航天航空产业、医药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电力工业、材料工业、轻纺·食品15分目,就是目前南京城市的社会分工使然。

        其三,借鉴国外年鉴框架的设计方法。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中外年鉴比较研究,借鉴国外年鉴框架设计的理念、思路和方法,体现年鉴历史文化的中外互鉴性。这一点,对我们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3.研究市(区、县)年度中心工作。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城市的特点。尤其在自然状况、历史特点、文化特点、产业特色和社会特征等方面一定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年鉴就应该有一个城市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反映在年鉴框架上。古人云:文章应时而作。可以说,年鉴是典型的应时之作。所以,年鉴框架创新不是主观臆造活动,更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建立在研究市(区、县)中心工作基础之上一种实践活动。这一点,最主要考量的是我们对市(区、县)年度中心工作的掌握情况和把握程度。如果对年度中心工作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那么,年鉴框架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同时,通过学习研究,我们认为,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创新要坚持开门设计,而不是闭门造车。为什么要坚持开门设计?就是要通过研究市(区、县)年度中心工作,把年鉴框架设计的规范性和市(区、县)年度工作的现实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年鉴框架创新突出年度特点、彰显地方特色和体现发展状态。

        总之,年鉴框架创新要坚持以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为前提,以年度信息资料的科学分类为基础,以实现年鉴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为目标,以系统反映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年度特点、地方特色为主要内容,从而使年鉴框架成为一个完整的且内在统一的逻辑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