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召开2022年半年工作总结会
2022年7月18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召开2022年半年工作总结会。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讲话。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江红英主持会议,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行,办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邓瑜,机关各处、四川年鉴社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省志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理念,做实“存史、育人、资政”三项主业,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以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深化机关党建,强化组织保证。强化政治机关建设,教育党员干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五好党支部”创建,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守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
二是传承历史文脉,记录时代发展。坚决履行保存历史、传承文明职责,加快推进《西康通志》《四川羌族通志》出版;担好记录新时代使命,出版《蜀地战贫——聆听扶贫之声》,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2)》,反映党的领导下四川历史巨变。强化质量建设,完成21个市(州)综合年鉴2020卷篇目复核、2021卷篇目审查,开展市(州)综合年鉴质量抽查。
三是发掘历史智慧,服务治蜀兴川。把“以史鉴今、以史资政”作为重要任务,强化资政辅治工作;助力治蜀兴川,加快推进《川金丝猴志》《大熊猫图志》(英文版)编纂出版,服务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深化史志“七进”,会同全省各市县地方志部门在高职院校、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史志阅览室639个,在川渝两地建成高校分馆7个,推动全省建立市县级方志馆(室)34个,乡(镇、街道)情馆27个,村(社区)史馆223个。
四是弘扬优秀文化,发挥育人功用。组织编纂《巴蜀史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刊,出版发行《蜀韵纪事》(第二辑),展示巴蜀文明精粹;会同四川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以四川省方志馆各高校分馆和全省各高校图书馆为平台,开展四川省大学生地方志知识竞赛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巴蜀文化、四川省情;充分利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做好教化育人工作,截至2022年6月30日,“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人数33万人,阅读量4.91亿人次。四川省情网自2019年6月1日开通以来,浏览量2.59亿人次,独立访客1939万名。
会议指出,目前,省志办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已取得实效:全办党员干部政治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团结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干事创业本领有效提升、机关作风实现根本转变,一支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方志队伍基本形成。在全办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办工作取得了一些历史性、开创性的成果:法定职责履行到位,圆满完成全省第二轮修志重大文化工程;工作质量显着提升,《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等5部志书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四川年鉴》2019卷、2020卷分别在第七、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奖评选中获评一等年鉴、特等年鉴,《巴蜀史志》期刊2次3期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精品期刊展;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大熊猫志》出版获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广受关注;工作成绩获得高度肯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高翔2021、2022年连续2年对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作出肯定批示,今年2月7日,时任省委书记彭清华到省志办调研慰问,对全办及全省地方志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会议安排部署下半年主要工作。一是深化机关党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二是做好存史修志,编纂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2)》《九寨沟图志》,指导各地编好地方综合年鉴2022卷。三是深化开发利用,强化资政辅治,努力推出一批有分量的资政报告。四是推进以文化人,传承好、宣传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古蜀文明、巴文化、三国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
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注重理论学习,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中央、省委要求,更好地肩负起作为历史记录者、文化挖掘者与传播者的职责使命;二要掌握工作方法,善于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统筹全局中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各项工作步调协调、相向而行;三是要严守纪律底线,注重个人廉洁自律,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人身安全线。
会议对荣立个人三等功的干部及2021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干部进行通报表扬,为2018—2021年度“好文稿”评选获奖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