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光临365bet官网在线_外勤365下载安装_365BET娱乐场下载地方志办公室!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谈市级综合年鉴组稿工作的拓展与创新

        作者:《广西地方志》    发布时间:2020-01-07 09:55

        市级综合年鉴是记载地级市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各项事业年度发展变化,按年度连续出版的综合性、地方性地情工具书,旨在为各级领导机关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了解和研究该地域提供最新的信息。年鉴在出版过程中,主要有制订方案、组稿、编辑加工、校对等工作组成,而组稿是这项文化工程的基础,是年鉴编辑部的大事。笔者通过6年编辑年鉴的实践,现就组稿工作这环节谈谈看法。

        一、编辑提前介入是组稿的关键

        综合年鉴组稿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一定要如毛泽东所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编辑部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制订方案,动员抓落实在正式组稿之前,编辑部一定要认真研究,制订具体方案。大的问题由谁组稿,由哪位编辑负责;小的问题如交稿、编辑、校对、交叉审校、出书时间确定等等。组织好撰稿队伍是年鉴组稿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特别是现在组稿工作比过去难多了,很多职能部门发生了变化,机构的撤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组稿进展。目前,综合年鉴稿件采编仍是“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部门提供稿件——编辑加工修改——领导审核定稿”的模式。稿件大多数是由各级机构部门负责人,如办公室主任、秘书科科长、研究室主任提供。他们写出的稿件质量怎样,是总体质量保证的前提因素。面对组稿的新难题,作为政府官书的年鉴是地方党政的喉舌,应利用政府的作用,召开年鉴会议,造就声势,采取“以会代培”的形式,提前介入,进行组稿。

        2.沟通是组稿工作的良剂组稿的过程是沟通的过程。编辑劳动的对象是稿件,没有作者提供的稿件,编辑劳动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年鉴内容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撰稿人的劳动。因此,撰稿人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前提,编辑离不开撰稿人,离开了他们,就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所以,编辑必须依靠他们,“了解作者才能帮助作者,懂得作品才能加工作品,作者是作品的创造者,我们是作品的组织者、发现者和加工者”[1]。作者个人劳动的产品(即稿件)只有经过编辑的劳动,才能变成社会产品。没有编辑劳动的投入,作者的劳动产品就只是个人的精神成果。无法通过社会传播实现劳动成果的社会价值[2]。编辑工作首先是与人交际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与撰稿人的交际。编辑与撰稿人之间以走访、通信、电话联络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有关交流。通过沟通,编辑与部门撰稿人由陌生到熟悉,由相识到相知,不仅有智慧的交流,而且有情感的交流,这样才能进入良好的合作境界。

        沟通交流和组织协调能力是年鉴编辑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年鉴编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特点是信息来源渠道广、涉及面宽,组织工作量大;信息杂、资料散,编辑加工管理难度大,时间紧、时效性强,应尽早面世。仅以《桂林市年鉴》为例,通常情况下每年撰稿单位就有200家,2004年撰稿人有320多人,而编辑部的编辑才有几人,每位编辑要与几十位作者打交道,因此,编辑在组稿时要有较高的沟通交流和组织协调能力。为作者服务是编辑的天职,编辑为作者服务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撰稿人寻找最佳的写作角度。编辑向部门撰稿人组织稿件并把稿件制作成出版物传播,也是为了读者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但撰稿人常常是按自己的工作总结来撰稿,很难完全按年鉴的格式、体例来写作,那么,编辑要通过对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对读者的需求和出版市场的走向作出自己的判断,为作者出谋划策,帮助作者寻找最佳的写作角度,使年鉴写作更符合、更满足读者的需要。

        第二,为撰稿人提供有关信息,发挥参谋作用。在写作过程中撰稿人会遇到各种问题,编辑要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了解写作进度,研究稿件的结构,协助资料的搜集,为单位撰稿人提供搜集、整理所需要的专题信息。如:《桂林市年鉴》(2002年)轻工业部门在交稿时,撰稿人因工作忙,只把局里的资料编写就交来了。负责工业类的编辑审读初稿后,发觉材料没有从“纵”的深度挖掘,漏了轻工局下属大企业[漓泉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条目内容,编辑便提供《桂林党建》刊登漓泉公司主要业绩的信息,与撰稿人一起商量,指导其写出漓泉公司怎样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技术创新,开发新市场等的做法,公司的产值、产量、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数,连续8年成为市的利税大户、支柱企业和广西饮料制造业的“排头兵”,在全国啤酒行业排名中,产量位居第15名,人均实现利税居第12名,获200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成为桂林市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虽说只增了一个条目,但可看出:组稿工作需要服务意识,当部门缺少资料时,编辑要尽量提供,充分发挥参谋作用。

        二、拓展信息渠道,尽显年鉴特色

        目前,市级综合年鉴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各行业、各单位负责文字工作的部门,是比较单一的“官方供稿”模式。这些部门撰稿人熟悉本部门的全面情况,这是有利条件。“官方供稿”稳定了稿源,培养了一批批撰稿人,推动了年鉴事业的发展。但这种传统的组稿方式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从这几方面不断拓展信息渠道。

        首先,要明确年鉴的阅读对象是包括各级领导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年鉴内容应向社会生活领域延伸,才能和读者息息相关,年鉴民用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如《哈尔滨年鉴》中收录了哈尔滨市大商场、特色饭店、旅行社、主要医院、邮政局等资料,使本地和外地读者都感到亲切。

        其次,地方综合年鉴要突出地方特色,其前提是必须从大量资料中甄别并锁定最具特色的事件作为突显对象。为此,要求每位编辑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市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而且还要在基本了解地情、市情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分析、审视和判断地情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组稿和编辑过程中,判断稿件的地方特色是否鲜明,有无“放大”的价值。在《桂林市年鉴》(2003年)组稿中,就直接有目标地采写了[中国桂林旅游人才市场成立],从时间、地点、举办单位、到会领导、参加人数等等,记述了由桂林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首届中国旅游人才交流大会,470家自治区内外的大中专院校和招聘单位的嘉宾及约1.5万名求职者参加了旅游人才交流大会的盛况。该旅游人才市场的建立,为供需双方提供了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桂林市旅游人才资源,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的人才市场机制,满足国内旅游发展的需要。从这条目的几百字中,读者就能了解到首届中国旅游人才交流会的情况及其深远影响。

        再次,适当扩充时限,保持连续性。年鉴反映的是本年度的事,原则上受到时限的制约,但从整体看,它并不是单一的、简单的本年度内容的集合,其上、下年度密不可分,在保持记述年度信息内容原则的同时,适当的创新,突破时限,以保证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很有必要。如桂林“两江四湖”工程是从工程构想到认真调查、缜密研究和实地测量、计算,并广泛听取领导、专家、市民的意见,然后才着手实施。“两江四湖”一期工程,以1999年8月23日开始木龙湖景区的拆迁工作为标志正式启动。2002年5月2日,“两江四湖”通水并首航成功。2002年6月2日,“两江四湖”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航。《桂林市年鉴》(2002年)记“两江四湖”工程就突破年度时限,分别设概述、科学决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升船机、船闸工程、桥梁建设工程、景区建设工程6个分目详细地记述“两江四湖”的全过程。

        最后,年鉴的信息源要拓宽,在“官方供稿”的基础上,编辑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专家、学者、编辑人员对有关部门反映不到、反映不全的领域或行业,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收集资料,进行撰稿,拓宽年鉴的信息渠道。年鉴应是领导声音、专家声音、老百姓声音的“三位一体”,这样既可保证年鉴资料的存在价值,又可增强其实用性,同时也体现了编辑部的创造精神。

        三、综合年鉴组稿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年来,一些城市综合年鉴在创新方面迈出步子,强化自己的强项和优势,反映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体现时代特征和所在城市的特色。

        1.提高条目内容的内在质量

        条目是年鉴的主要表现形式,年鉴创新的重点是内容创新,条目选题要有新意,要准确体现年度特色和时代气息。如《桂林市年鉴》(2004年)在医药工业上较好地反映了年度特色。桂林的医药工业是全市的支柱产业,2003年桂林医药行业如何面对“非典”最能体现年度特色。因此,编辑与部门撰稿人经多次商量,在条目[全力投入防治“非典”医药物品生产]中用较详实资料来记述。记述内容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市经贸委立即成立了桂林市经贸委防治“非典”医药物资储备、生产、调用领导小组,建立应急工作机制。从“非典”医药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用等环节明确了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了分级管理和24小时值班制度。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担负着部分抗“非典”化学药品的生产任务,公司350多名职工在4月、5月的双休日加班工时累计达6100多小时,所生产的头孢曲松钠、交沙霉素片、罗红霉素、利巴维林、地塞米松等抗“非典”药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非典”疫区。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红霉素、四环素4月份的销量比上月分别增长了320%、29%和198%。在医药工业的分目中,还用[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主要企业基本通过GMP认证]、[中成药制造业成为全市的朝阳产业]、[药学专家关爱桂林医药工业]、[质量管理成效显着]、[医药企业鼎力支持广西十运会]、[“桂林中药现代化论坛”正式启动]、[邹节明获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候选人提名]的条目,比较全面地介绍桂林医药工业的年度特色,深层次地加以记载,避免了地方综合年鉴“千鉴一面”的尴尬局面。

        2.组稿形式的完善与创新

        不管年鉴组稿形式如何创新,在年鉴还未走向市场化的现阶段,保留和完善部门供稿仍是年鉴组稿的主要渠道。因此要对这些部门的撰稿人进行培训、指导,特别是对新换岗的撰稿人,要求他们认真分析已经变化的新情况,广泛收集与本系统本部门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我们在2004年年鉴组稿中,工业类目的编辑就多次与原电子机械工业局的撰稿人商榷本部门相关的行业情况,分别从电力电容器总厂、冶金机械总厂、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等企业与协会等单位深挖材料。

        通过多种方式在一些大公司、大商场、企业集团进行约稿,建立固定供稿渠道,这样既可减轻年鉴编辑部的工作压力,又能及时地收集到基层信息。《桂林市年鉴》(2004年)就对大商场、饮食、批发等部门进行约稿采编,在国内贸易类中增加了[桂林微笑堂商厦]、[桂林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人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好大妈”饮食广场]、[桂林仔家味饮业有限公司]、[桂林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桂林正阳步行街]等,通过对这些单位采编,能及时地收集到基层信息。

        一些城市综合年鉴主要以文字为主,统计表格少,有些年鉴从头至尾无图无表,偶然散见一些数字,也十分粗略概括,不醒目、不紧凑、形式单一,更谈不上多彩的统计示意图。没有统计资料的年鉴就不能成为一本完整的年鉴。因此,为增强实用性,应向权威统计部门索取数据,应像《广州年鉴》(2003年)那样,书中专门有经济社会统计资料,收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国内总产值、户数、人口和土地面积,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工业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交通系统公路货运量及货物分类,城市供水、供气,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城市居民家庭居住情况,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文化事业主要指标,各类学校数及在校学生数,高中、初中、小学毕业升学情况,卫生事业机构数,体育事业基本情况,市民社会保险情况等等70多个表格。这种浓缩整齐的形式提高了年鉴的容量和可视性。

        目前,年鉴组稿采取采访方式的单位不多。当编辑的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意思是坐得下来,走得出去。年鉴编辑应像报社的记者一样,把采访作为取得第一手资料最可靠、最便捷的方式,将被动变为主动,达到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一个地方年鉴的编辑首先必须是一个乡土研究方面的行家,对在市场经济中占重要的事物,如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中的新事物,如私营企业、图书发行二渠道、信息业、广告业、咨询业、家政服务业、电子商务等,应设法使之入鉴。从这点看,编辑可直接采编这部分地方年鉴稿。

        还有如地方历史沿革、地方简史、简明地方历史大事记、城市历史上的今天、地方乡土知识、地方文化采风、地方之最、地方掌故等等,应聘请一些热爱地方历史的专家、学者撰写,笔者认为这为扩充历史知识的含量和读者群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杲.我们是中国编辑[J].中国编辑,2002,(1).

        [2]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摘自《广西地方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