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公开数据统计
        主动公开
        288373条
        依申请公开
        100条
        依申请数量
        291条
        依申请办结数量
        224条
        公开信息排行
        • 本月排行
        • 年度排行
        • 市乡村振兴局

          (18)
        • 市政府办

          (16)
        • 市水利局

          (12)
        • 市自然资源局

          (11)
        • 市科技局

          (7)

        汉阴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719776475-GK-2020-2146718 发布日期 2020-05-24 17:13
        来源 汉阴县
        内容概述 汉阴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分享: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0日在汉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汉阴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飞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汉阴“十三五”发展历程中极为艰辛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矢志追赶超越,经济呈高质量发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2.5亿元,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财政总收入完成6.25亿元,增长3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亿元,同口径增长5.32%,税收占比85.8%,均创历史新高;财政支出32.86亿元,人均财力支出迈上1万元台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505元、10384元,增长8.1%和10.5%,分别位列全市第二、第一,城乡收入比缩小为2.55:1;市场主体总量1.83万户,非公经济占比64.2%,位居全市第二、全省前五;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8亿元、贷款余额55.2亿元,分别增长7.1%、2.6%,存贷比46.8%;营商环境监测位居全省优秀、全市第一;全年共有13项工作荣获国家和省级表彰。坚持项目为王战略,全年策划实施各类项目300余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位居全市第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阳安铁路二线正式通车,洞河水库蓄水发电,平涧公路全线贯通,汉双、涧沈、沐浴河等公路竣工投用,月河综合治理试验段、汉阳汉江堤防、共同大桥和四座跨月河大桥全面建成,水务信息大厦、温泉养生山庄一期完成主体工程,通用机场、凤凰山隧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二)聚力转型升级,绿色产业质效双增。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新建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手工编织产业园建成运营,新型建材聚集区环形路主体竣工,园区服务中心、天然气调峰站建成投用,年产100万套教习头、红辣椒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新增注册商标185件,汉水春、新鑫米业等3家企业5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业总产值增长4.2%。“镇园产业联盟”模式被省委一号文件推广。建成产值过亿元园区2个,新鑫米业、颐品庄园等8家企业获评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蒲溪镇荣获365bet官网在线_外勤365下载安装_365BET娱乐场下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汉阴香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我县荣获365bet官网在线_外勤365下载安装_365BET娱乐场下载山林经济示范县。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凤堰古梯田景区建成游客服务中心、黄龙庙景观等工程,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沈文化产业园入选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蘑菇宴”博物馆正式开馆,“汉阴美食”多次亮相央视。国家电商进农村示范县项目有序推进,电商交易额达4.3亿元,被授予“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县”称号。实施消费升级行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亿元,同比增长10.6%。
          (三)全面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成效卓着。聚焦整县脱贫摘帽,全年退出贫困人口9479户21880人,出列贫困村69个,荣获全省成效考核好等次,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投入资金12.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建成安全饮水项目114处,新建村组道路364公里,实施“油返砂”321公里,实现贫困村低压电、宽带网络全覆盖。推行“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建成蚕桑、猕猴桃等产业园3.7万亩,贫困村产业覆盖率达到100%。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138”模式,14 个社区“八中心”建成运营,建成新社区工厂66个,其中毛绒玩具企业32家,新增贫困就业岗位2500余个。全年旧宅腾退4141亩,被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通报嘉奖。教育扶贫、创业就业扶贫等政策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水利扶贫等7个扶贫省级现场会在汉阴召开,12项脱贫工作经验在中省交流。苏陕扶贫协作成果丰硕,连续三年考核位居全省前列。中国建行、陕煤集团、东航集团等定点帮扶力度持续加大,我县荣膺全国“110”网络扶贫创新辐射带动县、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试点县。
          (四)注重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加快城镇扩容提质,城镇化率达到45.2%。花扒产城一体新区加快建设,东尚、西坛、太平、李家台等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凤凰大道全面建成,南渠路、吉庆路竣工通车,首座人行天桥投入使用。“气化汉阴”加快推进,次高压管网全线贯通,新增天然气入户1080户。凤台110KV变电站建成投用,城市新增停车位1000余个,投放600辆共享电单车,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五城联创”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县城、卫生县城通过复审,观音河、双河口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涧池、平梁、汉阳通过国家卫生镇评估。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五乱”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加强天然林保护,全年植树造林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5%。实施21个村人居环境整治,茨沟、洞河等8个村分别入选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国家森林乡村,我县被确定为全省厕所革命重点县。扎实开展铁腕治霾,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14天,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五)纵深推进改革,发展活力催生释放。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全县“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新平台上线运行,推出“最多跑一次”事项852项、“零跑路”事项749项。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全年减税7333万元,新增市场主体3066户,纳税过百万企业达41户。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连续3年达省A级。全年化债2.51亿元,债务管理绩效评价位列全省一等。扎实推进“三社协同”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供销合作培训会上交流。深化“321”基层治理模式,我县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全部实现网络平台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完成专利申请18件,技术合同交易额1451万元,R&D支出占生产总值0.55%,荣获陕西省知识产权强县。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提速升级,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智慧水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广泛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服务迅速推进。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签约大唐信息服务中心等招商项目71个,到位资金66亿元,进出口总额达3524万元。
          (六)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投入24亿元用于民生保障,以“十件实事”为抓手,办成了一批群众满意的民生实事。免费职业技能培训8600人,发放创业贷款485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142人。实验中学一期、恒大小学、第三幼儿园建成投用,涧池初级中学等5所学校被授予省级示范学校,初中本县就读巩固率全市第一,高中入学率全市第一,县职教中心跻身全省31所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一。我县正式命名陕西省教育强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完成,中医院获评陕西省杰出中医医院,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24小时书吧建成运营,传文书屋获全国“乡村阅读榜样”称号,三沈纪念馆列入全国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我县入选国家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成功承办中华家训文化论坛,我县获评中国家训文化之乡。建成退役军人“两站一中心”三级服务体系。老年公寓正式运营,汉双、龙双区域敬老院完成扩建,20所农村互助幸福院投入使用。全年发放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等4.96亿元。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居全市前列。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市场监管、风险防控等工作扎实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加快职能转变,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从严治政贯穿工作全过程。坚持重点工作公开承诺、跟踪督办,年初公开承诺的146项重点工作如期完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简文件会议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国家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稳步推进。修订出台《县政府工作规则》,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政府工作运行更加规范。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共337人,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台《调整村(社区)干部补贴标准》等4个文件,新增预算1000万元提高村干部待遇。全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县政府机关荣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8件、政协委员提案80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审计、统计、外事、宗教、气象、邮政、老龄、慈善和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扶孤助残、妇女儿童、革命老区、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筹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结果。迈入新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县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防控总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科学实行绿、黄、橙、红四色管理,沉着应对、精准防控,通过出台“惠企10条”“稳就业9条”等措施,快速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化危为机,新增4家医用物资生产企业;精心准备,全县3.9万名学生安全返校复课开学,战疫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广大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心系家乡、无私奉献,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风雨同舟,汇聚成了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铸就了一道抵御疫情、护佑生命的铜墙铁壁。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过去一年为全县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全县人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场疫情防控大战大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效益仍待提升,产业结构不优,创新动能不足;财政刚性支出增加,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仍然很大;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卫生、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应急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强,能力素质与新时代新要求不相适应。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问题,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解决。

        2020年的主要工作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谋篇之年,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按照县委十五届十五次全会的安排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安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推进“四大战略”和“1533”发展布局,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发展质量更高、城乡面貌更美、生态环境更优、民生改善更大、社会治理更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汉阴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和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完成市定主要污染物减排和节能降耗任务,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剩余1498户318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围绕上述目标和总体要求,我们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准确把握形势动态,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一是常态化抓疫情防控。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根据形势动态完善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绷紧基层防控这根弦,夯实社区联防联控责任,持续做好重点地区和境外来汉返乡人员跟踪管理,切实把好“社区排查管控、发热门诊筛查、分类隔离观察”三道关口。以学校、企业、机关、敬老院等为重点,推行日常监测管理常态化、网格化、信息化,突出抓好公共服务场所疫情防控,确保疫情防控无盲区、无死角,巩固稳定向好的防控态势。
          二是稳中有进扩大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强大引擎,突出抓好30个市县重点项目,统筹推进陕果工贸产业园、月河综合治理二期、陕南电力物流基地等项目,加快实施水务信息大厦、田园锦舍、县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力争建成运营。扎实推进通用机场、凤凰山隧道、两湖两峡水利风景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正式开工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抢抓国家“新基建”“大健康”等宏观调控政策机遇,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确保投资有效接续、稳定增长,努力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三是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建设,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四个亲自”工作机制,突出以产业为重点的招商引资,深入推进集群招商、链条招商、以商招商,推动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地,新引进投资70亿元以上。把握苏陕扶贫协作、溧阳对口交流历史机遇,力争在脱贫攻坚、产业转移、教育医疗、劳务输出等方面取得新成果。积极搭建推介平台,推动名优特色产品扩大销售,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力争出口创汇200万美元。
          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组织干部深入复工复产一线,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问题,促进民营企业稳定运行。完善企业纾困基金,做大“还贷周转金”,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加大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力度,帮助受困企业走出困境,多途径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复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类惠企政策,推动社保减缓、税费优惠、租金减免、投资补助等系列政策落地见效,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程度释放政策效应,力争市场主体总数超过2万户。
          (二)持续提升脱贫质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紧盯重点和关键,集中精力整改问题,确保各类问题清零销号,在“两查一考”中万无一失。巩固产业扶贫工作成效,按照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多种经营的原则,依托“三个一”“镇园产业联盟”的产业模式,把贫困户镶嵌入产业链上,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认真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1+7”政策,巩固提升“138”汉阴模式,着力抓好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管理服务和“三业”统筹等后续工作。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加强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是持续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长效机制,打造“畅、安、舒、美”的道路交通环境。完善“城乡供水市场化,供水服务智能化”机制,进一步健全管理、运营体系,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改造145处,实现集中供水率和水质合格率双百目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新建10KV线路45公里、低压线路50公里、配变30台。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整理项目,力争完成旧宅腾退土地4000亩以上。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推进60个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提升村容村貌,不断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三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按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引导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政策,加快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加强乡土人才和科技支撑,培养致富带头人和职业经理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促进工农互动、农旅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健全“一约四会”,充分利用“红黑榜”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广大群众靠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全力冲刺省级经开区创建,新建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实施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水处理提升工程,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做强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推进新茂植酸IP6、PE再生塑料加工等项目建成,支持天仁雪益生菌等工业企业达产达效。推行“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发展模式,支持新社区工厂发展壮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争创“汉阴大米”地理标志,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认真贯彻工业稳增长17条措施,加强要素保障,推动技术创新,下功夫扩充总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扭住“三个一”产业,抓好猕猴桃、茶叶、蚕桑、花椒等特色产业建设,改变传统种养产业小而散、多而杂的发展方式,走特色化、规模化、高效化新路。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打造颐品庄园、凤堰茶叶等一批航母型示范园,农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社总数分别达到100个、140家,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以创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为抓手,推进水稻、油菜等作物标准化种植,确保粮食稳定在9.6万吨以上。着力培育农业品牌,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建成全国富硒产品认证试点县。
          三是着力培育第三产业。加快凤堰古梯田重点景观建设,完善旅游标识体系,不断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成功创建4A级景区。推进温泉养生山庄建设,完善道路配套工程,启动建设温泉汤池、民宿酒店,启动阮家坝遗址公园可研等前期工作。持续办好“四季旅游”系列活动,开发深度游、体验游等乡村旅游产品,增强汉阴旅游文化内涵。推进“中央厨房”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名宴、名厨、名师,做大做强“汉阴美食”品牌。实施消费升级计划,积极培育周末经济、网红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全方位促进消费市场转暖复苏,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以上。
          (四)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彰显宜居城市魅力
          一是着力建设品质宜居城市。以推进产城融合、塑造特色风貌为重点,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强化县城聚集性、功能性和便利性,切实提升县城建设水平。加快花扒产城一体新区建设,建成花月路、滨河公园、安置小区,启动建设迎宾大道、花扒路、创业路,力争引进一家大数据领域企业落户新区。推进西坛、东尚、太平、李家台等棚户区建设,实施汉太路、老体育场、北城街雨污分流和南海壕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质。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建设,开工建设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三沈文化产业园产业板块,丰富城市业态,繁荣城市经济。
          二是以创促建提升城市文明。深入推进城市创建工作,确保省级文明城市通过复审,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成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做到“全城区覆盖、全时空监控、全手段运用”管理,提高城市智慧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市容市貌、流动摊贩、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提高环卫保洁质量。实施城市道路畅通行动,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下茬整治僵尸车、渣土车、电瓶车,持续深化“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行动,让群众安全、畅通出行。加强和规范小区物业管理,聚焦环境、停车、收费等问题,推行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切实让小区环境更优美、居民生活更舒适。
          三是实施特色强镇工程。充分挖掘各镇历史文化、产业、生态等资源,差异化推进特色集镇建设,推动产业、人口、要素在城乡间梯度布局。围绕做大做强县城副中心,加快涧池重点镇建设,启动集镇主干道改造和交通枢纽建设,抓好老街片区改造、红色文化广场工程,积极培育住宿餐饮、商贸流通、手工编制等业态。立足资源禀赋,突出自然特色,抓好蒲溪硒品小镇、漩涡硒田旅居小镇、双河口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持续加强各镇交通、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产业、空间、设施、服务全方位融合发展,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6.5%。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美丽家园
          一是全力打好四大保卫战。深入开展铁腕治霾行动,狠抓扬尘管控、秸秆禁烧、餐饮油烟治理、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确保空气优良天数达320天以上。扛牢压实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政治责任,巩固三级河(湖)长制责任体系,确保汉江、月河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巩固“清废行动”整治成果,强化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推进垃圾分类、固体废物整治和面源污染防治,努力守护一方净土。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聚焦“五乱”整治,严惩违法行为,加大保护力度,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二是持续抓好生态建设。加快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建成市级生态镇4个、生态村10个。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实施10个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建成蒲溪、双乳、铁佛寺、双河口、观音河5个镇污水处理厂。全力抓好天然林保护,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施绿化造林4万亩。加强耕地保护,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实施补充耕地1000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落实。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支持共享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全面循环利用。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织密扎牢生态环境监管网格。狠抓节能减排,加快节能减排重点设施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年GDP能耗下降3.1%。
          (六)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加速释放发展活力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推行并联审批、帮办代办、容缺受理等制度,实行照后减证、证照联办,加快实现“一扇门、一张网、一次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深入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渠道。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实施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做大做强国企平台,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以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强化科技创新与发展有效对接,打造具有汉阴特色的创新驱动样板。加强与西北大学、安康学院等重点科研院所合作,支持新茂化工、华晔植化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行动计划,力争申请发明专利20件,实现合同交易额1800万元,R&D经费占生产总值0.6%以上,培育科技型企业2户左右,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工程,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人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投身汉阴。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心组织实施“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聚焦问题、精准施策,着力突破信息壁垒和堵点问题,确保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深入开展规范中介服务、规范涉企收费、诚信体系建设、优化便民服务和促进政策落地等五大专项行动。持续压减工程建设、水电气讯、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领域审批时限,通过并联审批、时限办结等多种方式,促进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增效,高质量完成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试点县建设工作。着力优化项目和企业外部环境,依法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工闹事等违法犯罪,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损害营商环境、侵害企业利益行为。
          四是加速推动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提速升级,加快5G通信网络全覆盖。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广“i安康”手机APP,实现足不出户办理就诊挂号、社保查询、生活缴费等便民事项。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施大唐信息服务中心等一批项目,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激发新动能。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加快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电商交易额达到5亿元以上。
          (七)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
          一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巩固教育强县成果,建成实验中学、县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狠抓学校管理提升,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全力冲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完成县图书馆、文化馆改造升级,开展文化下乡、全民阅读、电影惠民和文化使者行动,持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力冲刺中国书法之乡创建。加快推进县中医院综合住院楼项目建设,建成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南区分院。深入推进“健康汉阴”工程,开展“八大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力争国家健康促进县正式命名。
          二是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全面做好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保险扩面征缴,加强基金安全管理,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切实加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突出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发展家庭养老、社区养老,逐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针对“全面两孩”实施后的新情况,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三是着力创新社会治理。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为抓手,深化“321”基层治理模式,建立“535”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形成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汉阴路径。认真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力化解信访积案,依法惩处非访、缠访、闹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雪亮工程”建设,深化“黄赌毒”“打五霸”等十大治乱专项行动,下重拳打击套路贷、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成县应急减灾中心,全面做好防汛防滑防火工作,坚决防范重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是着力增加“三项收入”。强化财源建设,狠抓税收征管,力争财政总收入增长3%以上,确保更多财力投入“三保”。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鼓励和支持城镇创业就业,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支持投资获取财产性收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3%以上。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力争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以上。打破城乡就业、教育、医疗、居住等政策障碍,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追赶超越的艰巨任务、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我们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努力打造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定理想信念,建设团结奋进政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工作提出的“五项要求”,勇敢担当新时代建设发展历史使命。坚持与县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维护“四大班子”团结协调,以实际行动作表率、树标杆,强力推动县政府系统承诺践诺、比学赶超,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精气神,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民主法治政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县。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听取社会公众和企业意见,使各项政策更接地气、更合民意。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沟通,广泛凝聚幸福汉阴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加强实干创新,建设担当务实政府。坚持以实绩考核为导向,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式、销号制管理,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饬,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着力打造一支重实效、敢担当、讲奉献的干部队伍。坚决纠正拖沓敷衍、推诿扯皮、重表态轻落实问题,严格落实精文简会制度,少发文、开短会,让干部集中更多时间精力,解决更多一线矛盾问题。坚持激励和严管并举,注重在任务繁重岗位锤炼干部,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四)坚守规矩底线,建设清正廉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坚决防止“四风”回潮反弹、隐形变异。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监管机制,坚持用制度管钱、管事、管人,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把有限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聚焦关键部门,盯住关键岗位,向慵懒散漫、吃拿卡要开刀,树立勤勉奉公、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风正潮涌好扬帆,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汉阴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只争朝夕、苦干实干、务实创新,奋力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让全面小康的盛景绽放在汉阴大地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