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01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较1-3月和1-4月分别提高1.0和0.6个百分点,发展趋稳。
一、基本情况
(一)营业收入同比“八增二降”。规模以上服务业十个行业门类中,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四个门类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分别增长15.1%、13.8%、13.7%和12.5%,实现营业收入6.52亿元,增长13.7%,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24.1%,拉动增长2.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四个行业平稳,分别增长8.3%、6.0%、3.8%和2.5%,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增长5.8%,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6.9%,拉动增长2.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和1.58亿元,下降16.6%和2.4%。
(二)成本费用增速回落,行业营利状况逐渐向好。随着中央“三去一降一补”调控政策的推进和中省市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地落实,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向好。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成本费用支出合计24.51亿元,增长0.5%,其中:营业成本19.37亿元,增长0.2%,销售费用1.55亿元,下降2.7%,管理费用3.59亿元,增长4.8%,财务费用0.34亿元,下降10.3%。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28亿元,增长12.0%,分别较1-3月、1-4月提升18.5和2.5个百分点,十个行业门类营业利润由一季度三增七降,至1-5月的六增四降,企业营利能力逐步向好。
(三)所得税大幅下降。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税金及附加0.14亿元,增长6.0%,所得税0.69亿元,下降24.0%,应交增值税5.54亿元,增长7.5%,三项税金合计增长3.4%。
(五)应付职工薪酬增长。1-5月,全市27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1.99万人,应付职工薪酬5.42亿元,增长6.7%,行业七增三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分别下降10.3%、2.4%和0.3%。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拉明显。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十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业两个行业分别下降16.6%和2.4%,下拉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4.7和0.1个百分点。其中,长途客运营业收入下降45.8%、客运汽车站营业收入下降76.7%、谷物仓储营业收入下降40.9%、出租车客运营业收入下降17.2%。
(二)部分行业受疫情影响发展缓慢。受国内疫情散发多发影响,部分民生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或处于低位增长。1-5月全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增长3.8%,其中:家庭服务下降2.9%,洗染服务下降2.5%,足浴服务下降21.0%,其它居民服务下降30.6%,建筑物清洁服务下降22.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0.84亿元,增长2.5%,其中:影视节目制作下降25.7%,电影放映下降12.7%,其他文化艺术业下降63.5%,体育竞赛组织下降86.1%,游乐园下降51.2% 。
三、对策建议
(一)紧盯重点行业,做到抓大不放小。重点行业对规上服务业影响较大,在抓好重点行业发展的同时,同步关注其它行业,做到抓大不放小,实现共同发展。在疫情新常态下,传统服务业受影响较大,发展受限无法形成有效带动作用,后期发展要有针对性的强化科技研发服务、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及等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孵化和服务,逐步实现结构优化升级。
(二)持续加大服务业企业帮扶力度。更加有效地完善与优化服务业发展政策和环境,结合中省出台的各项惠企业政策,针对服务业轻资产、资金流较弱的特性制定灵活实用的政策实施细则,确保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助力服务业向稳向好发展。